当前位置:首页 > 学述研究 > 论文
用关公忠义文化服务时代发展
2021/4/25 17:08:15   次浏览

                                     运城北站关公圣像


郁旭光

关公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是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文化符号,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文化标识,具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文化基因。弘扬关公忠义文化,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确实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坚持民族大义,弘扬关公忠义文化,立足服务时代发展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关公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作为忠义精神的化身和图腾,历代倍受推崇。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关公忠义文化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高度融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与“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关联。站在坚守人类道义、民族大义、国家正义、社会公义的前提下来解读关公的忠义文化,更加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关公的忠义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范畴,但又不同于原来固有的文化体系,之所以历经1800多年的洗礼而不衰,根本在于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历史上关公信仰曾经一度以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国家信仰的形式存在1000多年,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现在,其已成为超越时空、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的独特的文化载体。关公文化的核心价值“忠、义、仁、勇”,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它的概念与内涵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和升华。

一是弘扬关公忠义文化,有利于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我国遭遇国际局势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双重考验和挑战后,忠诚担当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号角。国家是国家的担当,人民是人民的担当,个人是个人的担当。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行天下大义之举,开启了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征程,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的风范。“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典型的不同类型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聚集区域。同时,这里历史上也曾是关公文化广泛传播的重要通道和区域。关公忠义文化,具有天然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既是凝聚天下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沟通世界的情感钥匙。

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精神财富和道德典范,关公文化必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纽带,促进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和友好关系的建设。

二是弘扬关公忠义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得益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从国家、社会和个人3个层面凝练出必须遵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关公精神的“忠、义、仁、勇”高度契合,对应忠于国家、发展事业、遵守公德、和睦友好等层面,与社会密切相连、与个人息息相关。

弘扬关公忠义文化,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摒弃历史上对封建皇权的愚忠和江湖帮会的凶勇蛮狠等糟粕部分,弘扬其践行春秋大义的大丈夫气概和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英雄本色,倡导忠诚担当、正直守信、仁爱互助、济困扶危、见义勇为等优良品质。

三是弘扬关公忠义文化,有利于形成高度文化认同,凝聚全球华人的民族志气和精神动力。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关帝庙等历史文化遗存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各地有3万余座,特别是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仅日本、马来西亚就有1000多座。

关公忠义文化的历史性、社会性、民俗性已经演变成为中华文化与国际化文化融合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关公精神的“忠、义、仁、勇”,不断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坚持内容为王,用好山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立足新发展阶段,讲好关公忠义故事,挖掘关公忠义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更是贴近时代需求的有效传承。关公文化是山西独特的文化资源,源远流长,丰富博大,涵盖领域非常广泛,涉及文史、哲学、政经、伦理、艺术、民俗、语言、宗教等学科,具有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立体性等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关公文化至少牵涉9个一级学科并延及28个二级学科,许多都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重要门类,涉及专业之多、之广确实罕见,为关公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开辟了广阔空间。其中包括庙宇建筑、雕塑造像、文化艺术、戏曲演艺、武术非遗、民间信俗等,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系统,影响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关公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是一股向上的、鲜活激扬的文化源泉,内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如何挖掘关公忠义文化的时代价值,更好地服务时代发展需要,关键是拓展关公文化的社会实践和教化功能,贴近当代社会的现实需要,满足人们文化消费需求。

首先要在内容挖掘上下功夫,扬正气、接地气、合时气,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文化产品。历史经验证明,关公忠义文化经久传承,完全得益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需要和当时最新盛的文化表达形式。从最初的志传演义,到后来的戏曲评弹、鼓书传唱,以及寺观庙宇、集会祭崇等,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传播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传播渠道、传播形式、消费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从近年来关注关公文化的整体情况来看,无论是各地的节庆活动,还是文艺作品,都是同质化的多、创新的少,粗制滥造的多、精心打造的少,因此“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确实希望省、市的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牵头,针对关公忠义文化进行挖掘和梳理,立足国际视野,构建像孔子学院一样的全球传播格局,推动国家文化战略。以敬畏之心,以科学态度,积极推动世界非遗文化申报,在保护好关公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炼构建一个关公忠义文化的现代传播理论和表现体系,为关公忠义文化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加快关公文化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关公是文化标识,是精神纽带,是活的文化品牌,按照当下的时代特点和需求,精心策划,大胆创意,把关公文化资源用足用活,通过对传统文化遗产,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进行活化,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区域,采取差异化策略,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和现代化工具,多种手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开发不同的特色文化、文创产品,如影视、图书、动漫、游戏、特色节庆活动等,真正激活其丰富多彩的文化生命力。

2020年8月14日,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与山西基因印刷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关公文创项目活动《百变关公》,就是探索用手绘的形式,参照不同时期和区域的关公形象进行演绎,作为“游山西、读历史”的一个活的载体。同时,正在积极推动《忠义关公》电视剧及电影文化项目,多方寻求各方面的合作,希望打造一个契合时代需求、符合国际语境的千秋英雄故事,突出关公的铁血柔情和忠义担当,通过精品剧目的打造来彰显时代精神,形成优质IP,探索实现文化、文旅、文创的融合路径,引发好的、持久的效应,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公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关公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用好山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

坚守传统阵地,生动场景呈现,具象忠义文化

清代赵翼言:“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城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于天地同不朽。”关公庙貌遍天下,文化遗存遍及海内外。直到今天,仍然无法统计关公庙宇遗存的规模和精确数据。除了运城解州、河南洛阳、湖北当阳、湖北荆州等四大关庙群外,全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关帝庙也不在少数,有的是国保单位,有的是省保、县保单位。如何充分利用好这批丰富的历史遗存,有效发挥它们的场所空间作用,需要文物管理系统合理规划,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关公忠义文化的重要阵地,将关公忠义文化进一步活化和生动化。

一是要征集民间散遗的各种关公文化资料、组织丰富的内容产品和文创产品,在不同地区历史上具有区域特色、时代节点的规模性关帝庙或景区,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从动线规划、空间利用、场景设计、视觉呈现上,都要体现忠义文化的内容、元素,充分满足新时代消费特点,采取沉浸式应用场景,构建关公忠义文化博物馆。

二是满足年轻新兴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通过互联网平台,采用VR、AR技术,搭建线上线下互动消费场景,增加浏览量和黏性客户,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突出故事性、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功能。

三是依托不同的文化场景开展主题关公文化益智活动,比如开展戏曲体验、书画比赛、竞技猜谜、歌咏诗赋等。

四是联合学校、企业及文旅研学机构进行交流合作,通过他们的参与互动来认知、传播关公的忠义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

今天,我们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巨大挑战,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实施之际,积极推动关公忠义文化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大力弘扬关公忠义文化,积极践行忠诚担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作者系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副会长)